薄血藥(抗凝血藥)、心房顫動及中風病友參考網誌

兼備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病,病人照顧及護理的中文資訊

下午6:20

薄血藥有什麼副作用?

張貼者: Black Jacky |



      為了預防血塊形成於血管內,薄血藥會降低血液黏度,因此可能會引起出血。換言之,您可能較容易有瘀傷,或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止血。  如果您有以下出血徵兆或症狀,必須馬上致電醫生或尋求醫療協助。

  •        不正常出血,例如割傷流血不止、不停流鼻血或擦牙時出血比平常多
  •        不正常瘀痕
  •        女士月經時的流血量比正常多(或有其他不正常陰道出血)
  •        大便帶血或呈黑色
  •        血尿、紅色或暗棕色尿
  •        腹痛或腫脹
  •       頭痛、視力模糊、虛弱、說話不清、暈眩


常見的薄血藥有以下功效及副作用︰

1. 阿士匹靈及氯吡多 Aspirin & Clopidogrel (Plavix)

「阿士匹靈」及「氯吡多」屬抗血小板藥,預防房顫中風效果只得兩至三成,適合某類病人服用,常見的副作用有胃痛和胃出血。

 2. 華法林 (Warfarin)

「華法林」屬舊式抗凝血藥,已使用超過50年,若小心監察及使用正確劑量,是有效的薄血藥,可降低中風風險六成。常見的副作用有胃痛和胃出血。可是「華法林」容易與其他食物及藥物產生阻互作用,導致藥效不足或出血等後遺症。本港亦曾發生多宗與「華法林」相關的醫療事故,因此醫管局將「華法林」定為高風險藥物之一。病人使用時要非常小心,需要遵從醫護人員指示,包括嚴格控制飲食、定期驗血及調較劑量等。

3. 達比加群酯 Dabigatran Etexilate (Pradaxa)

醫學界研發出新一代薄血藥「達比加群酯」,通過嶄新的抗凝血機制,能夠直接抑制凝血酶來防止血塊形成。 在預防心房顫動引發中風的可靠性及方便度都較舊式薄血藥優勝,可降低中風風險達75%「達比加群酯」常見的副作用為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適,因此建議飽肚服藥,醫生亦可能處方胃藥給病人同服。


另外,假如有不正常出血(如胃出血)、肝病、嚴重腎病、懷孕、正在服食抗真菌藥酮康唑 (ketoconazole),對「達比加群酯」的成份有敏感,脊柱或硬脊硬膜外插有導管或兩小時內移除了導管、或過去6個月曾經患有出血性中風或因身體病變而有出血的風險,可能不宜服用新式薄血藥。另外,服用此藥的病人亦必須停止餵哺母乳。





下午5:36

隱形中風隨時爆

張貼者: Black Jacky |





下午5:26

服用薄血藥 應避食薑蒜

張貼者: Black Jacky |


【明報專訊】患有心房顫動的心律不正嚴重患者,需長期服用薄血藥, 港大邀請250 名服用薄血藥「華法林」的患者調查,發現一周內食用逾4 次薑蒜等草本食材的,有一半時間未能將凝血指數(INR)控制在安全水平,凝血指數的控制較少食草本食材的組別差。專家表示,很多人知道「華法林」會與含維他命K 的食物相冲,但不清楚薑、蒜、木瓜、綠茶等亦會影響華法林功效。

患者多不清楚食材影響

港大醫學院前年展開研究,分析250 名服用「華法林」逾6 個月的病人,在過去1 年食用可干擾「華法林」療效的草本食材(見表)後,對病情或凝血指數的影響。

調查顯示,142 名每周進食逾4 次相關食材的「常食組」,凝血指數只有51%時間能控制於2 3 的安全水平,較「少食組」有58%時間為理想水平短。亦發現「華法林」患者,過去1 年都有食用干擾「華法林」療效的食材,八成食過蒜頭、75%食過薑,五成食過木瓜綠茶等。

參與是次研究的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系講座教授謝鴻發解釋,凝血指數過高容易造成出血及流血難止,指數過低則會令血液過濃引致血栓,威脅健康甚至性命危險。他說,全港有1.6 萬需長期服用「華法林」的病人,很多都不清楚平日烹調用的食材,如薑、蒜、銀杏、杞子及綠茶對該藥藥效的影響。

服用薄血藥「華法林」高危食材

加強藥效,令凝血指數上升:蒜頭、薑、銀杏、木瓜、杞子、當歸、銀菊、丹參、南非釣麻、葫蘆巴

降低藥效,令凝血指數下降:人參、綠茶、金絲桃

其他需避免食用食材:莧菜、青豆、芥蘭、菠菜、通菜、豆苗、韮菜、香茜、牛油果、紅莓、木耳、肝臟、膶腸等




心房顫動病人患中風的風險比正常人高27倍,瑪麗醫院每年接收300個急性中風新症中,就有約15%是心房顫動患者。為減低中風風險,心房顫動患者需要服食薄血藥「華法林」,以控制凝血指數,但患者同時亦要避免攝取過多、影響藥效的豐富維他命K食物。不過,香港大學研究發現,服食薑蒜、綠茶等草本食物,或曾使用含水楊酸的外敷藥酒藥貼,亦會影響華法林藥效,學者建議服食華法林時,不論飲食或用藥都要加倍謹慎。

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教授謝鴻發指,服用華法林後的理想情況,應是凝血指數,近七成時間均處於23的安全水平。該系於0809年進行研究,將250名正服用華法林的患者分成兩組。結果發現,每周服食草本食物逾4次的人,其凝血指數只得51%時間在理想水平;而少食草本食物的人,其凝血指數在理想水平的時間則有58%,顯示經常食用草本食物,會削弱華法林薄血藥效。

「煮飯落少少問題不大」

調查亦發現,服用華法林的人,大多都曾食用過會干擾療效的草本食材,較常見的包括蒜頭、薑、木瓜、綠茶、銀杏和杞子等,此類食物會指數偏離正常範圍,令血液過稀或濃。謝說:「煮飯落少少薑蒜問題大,但唔好成塊食埋,飲綠茶太多都會降低藥效」。他指有患者曾因服用中藥,令凝血指數升至10的水平,並出現內出血等狀況。此外,市面上的鎮痛藥貼或藥酒,大多含阿士匹靈或水楊酸,皮膚吸收後會增薄血藥效,加劇出血風險,他建議用細閱說明。謝鴻發指,衛生署去年7月起批准使用新的薄血藥「達比加群酯」,該藥較少和食物相沖,可減低顱內出血風險近六成,和減低中風風險逾35%,但在醫管局屬自費藥物,每月約需1,000 元。他建議患者注意日常飲食之餘,亦應每8周定期驗血覆診。


下午5:17

新薄血藥助心房顫動減中風

張貼者: Black Jacky |





新一代薄血藥「達比加群酯」突破半世紀以來的局限,因心房顫動而須預防中風的患者可以不須「戒口」了。香港藥劑師學會昨日指出,新一代薄血藥較少與食物及藥物產生相互作用,亦不須經常驗血監察凝血指數,可提高生活及飲食質量,已於今年7月獲衛生署認可,亦納入歐美多家權威醫學機構的指引。



該會會長蘇曜華指出,心房顫動患者體內容易積聚血塊,引起中風的風險比常人高出7倍,服用薄血藥則能稀釋患者血液稠度。與沿用逾50年的「華法林」相比,「達比加群酯」可直接抑制凝血酶的運作,毋須避免食用含維生素K的食物及頻繁驗血。

新藥可減中風風險6
醫學期刊《刺針》於2010年對全球1.8萬個病例進行統計,發現新藥比「華法林」及抗血小板藥物更有效減低中風分別達35%63%。研究亦發現,中港台地區的心房顫動患者服用「華法林」時風險更高,其中香港患者達36%的時間,不能將凝血指數控制在安全水平之內。
蘇曜華指出,華人喜歡飲用中藥熬製的湯水或涼茶,但與「華法林」相沖,會影響藥效。他續指,「華法林」並不易控制,會與多種食物及藥物相沖,患者亦要每34個月定期驗血,不僅降低生活及飲食質量,穩定及安全性不及新藥。

新藥月成本 900 元較舊藥貴
惟由於藥物專利等原因,現時服用新藥每月成本約為900元,較舊藥昂貴,但若考慮服用舊藥的複診及驗血費用,只是貴百餘元。蘇曜華建議,服用舊藥而血液仍未達標的患者可與醫生商討,嘗試服用新藥,亦提醒肝病、嚴重腎病、80歲以上年長患者及懷孕人士不宜服用新藥。

57歲的患者余先生表示,近兩年來服用「華法林」,壓力不小,須時刻「計算」自己的餐單,不能隨意進食某些食物及飲料如通菜、芥蘭及綠茶等,與朋友聚餐更要「就住就住」。他雖然「跟足」醫生指示,但血液指數仍未達標,雖然藥費會比以往貴,但仍希望嘗試服用。


下午5:07

一成服華法林藥者 誤食相冲食物入院

張貼者: Black Jacky |



【明報專訊】全港現有16.8 萬人因心房顫動或其他原因需服用薄血藥「華法林」,以控制血液凝固度減低中風風險,但該藥和菜心、龍井茶等超過40 多種食物相冲,病人易誤墮相冲陷阱。調查發現有近一成服用華法林的受訪者,曾因誤食相冲食物及誤服藥物劑量而要入院,平均要留院4 日。

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及病人組織「關心您的心」今年4 6 月進行「病人對薄血藥認知度的調查」,在瑪麗醫院及「關心您的心」訪問306 名平均服用3.7 年的病人,有9%受訪者因誤食和華法林相冲食物而需入院,平均留醫達4 日。接近90%無按規定食用須定量進食的食物,73%則誤食應避免進食的食物,逾半人表示不知道需要避免哪些食物及認為相冲食物太多,難記得哪些須戒口。

薄血藥可減低血液濃稠度,令血塊不易形成堵塞血管,可減低中風風險, 醫學界已使用該藥逾50年,正確使用可減少62%中風風險。不過,華法林屬於維他命K 拮抗劑,病人若服食高維他命K 的食物易和藥物相冲,引致不正常出血及出現不正常瘀傷,最嚴重者可出現頭顱出血增加中風風險。

中年婦6 次入院

56 歲的吳月娥服用華法林30年,有6 次因誤食相冲食物而入院。她說,一般醫生會教病人避免食用深綠色的蔬菜, 豆角、木瓜、白果等相冲食物因非綠色而經常被誤服。現雖然有毋須限制飲食的新一代薄血藥,但藥費每月要約1000 元,較華法林每月平均20 元高。服用華法林須每兩個月覆診一次,每次私家醫生收費用約800 元一次。


下午5:04

服薄血藥當心相沖食物可致死

張貼者: Black Jacky |



病人服藥期間,要注意戒口嗎?為減低血液凝固而引發中風的機會,大部分心房顫動或其他原因的病人,都服用薄血藥華法林(Warfarin)。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的調查發現,服用華法林的病人每兩人就有一人,曾經誤食相沖食物,更有一成人因此入院。該會提醒病人需戒口的食物種類繁多,包括龍井、木瓜、莧菜等含高維他命K的食物。病人若認知不足,容易造成「相沖」之象,產生副作用,嚴重的更需即時入院,有機會導致死亡。

成報記者鄔秀麗、靜態組報道

全港16.8萬因心房顫動或其他原因的病人,都服用薄血藥華法林,目的為減低血液凝固而引發中風的機會。但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與關心您的心的調查,訪問三百多名平均服用薄血藥「華法林」三年多的病人,結果顯示,有兩成六受訪病人因誤食食物及誤服劑量而出現副作用,包括流鼻血及牙血,或出現不正常瘀痕,近一成受訪病人因誤食食物及藥物劑量而入院。

避免高維他命K食物

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指出,華法林屬於維他命K拮抗劑,病人服用時,應避免服食高維他命K的食物,如菠菜、莧菜、芥蘭、通菜等等,但大部分人忽略了綠茶、龍井、蒜頭(大量)、木瓜及白果等。病者如有其他疾病時,亦需注意華法林與其他藥物相沖,否則亦會產生副作用。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副教授蕭頌華醫生指出,服用華法林的病人需控制凝血指數,能有效預防中風。

但研究顯示,約四成服用華法林病人的凝血指數未能維持於理想水平,大多因缺乏認知而誤食與華法林相沖的食物所致。他又謂,一種新一代薄血藥直接凝血酶抑制劑(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),不會與食物及藥物相沖,更有效預防心房顫動引起中風的機會。但他強調,並非每位病人適合新藥物,若中途轉藥亦非恰當,需由醫生視乎情況而定。

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